安澜桥(安澜桥的拼音) - 鸿海伟业生活资讯网

 人参与 | 时间:2024-07-02 21:25:27

本文目录一览:

  • 1、安澜桥的介绍
  • 2、安澜桥是什么样的
  • 3、安澜桥的简介
  • 4、彩色都江堰:1917年四川灌县的伏龙观、安澜桥和二王庙
  • 5、安澜桥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安澜桥的介绍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320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古代又名“珠浦桥”、“许事桥”,明代末被毁,清嘉庆八年(1803),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

安澜桥是什么样的

1、简介: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建立在岷江上,全长320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 “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

  安澜桥古代又名“珠浦桥”、“许事桥”、“何公何母桥”等,明代末被毁,清嘉庆九年 (1804),何先德夫 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桥的原址本来在鱼嘴处,1974年因兴建外江水闸,经国务院批准,将索桥下移了一百多米,改用钢索建造。索桥是我国古代人民为征服高山峡谷,急流险滩,利用本地竹木资源创建的悬空过渡桥梁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

2、历史:

    安澜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

    岷江滔滔恶浪,没有修建索桥前,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

    1803年,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成今日安澜索桥的前身。

    1964年,因山洪暴发古桥被毁,重建后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桩,扶栏仍以竹藤包缠。

    1974年,修建外江闸门时,把安澜索桥从鱼嘴处向下迁移130米。

安澜桥的简介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建立在岷江上,全长320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 “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

安澜桥古代又名“珠浦桥”、“许事桥”、“何公何母桥”等,明代末被毁,清嘉庆九年 (1804),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桥的原址本来在鱼嘴处,1974年因兴建外江水闸,经国务院批准,将索桥下移了一百多米,改用钢索建造。索桥是我国古代人民为征服高山峡谷,急流险滩,利用本地竹木资源创建的悬空过渡桥梁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

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 《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彩色都江堰:1917年四川灌县的伏龙观、安澜桥和二王庙

灌县(今都江堰市) 一座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是 古 蜀国 的发祥地之一,位于成都平原西北,它不但因有规模宏大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闻名于世,而且风景秀丽,山水、桥堰 一体,有“灌城水色半城山”的美誉。

本组图片拍摄于1917年,原图为黑白,通过上色处理,更能体现一百多年前这座古城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景观。

宝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人工凿开的一个口子,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都江堰其实不止是水利工程,这里的古建筑也很多,始建年代大都和都江堰同时期,而且大部分保存完好。

伏龙观位于离堆北端,宝瓶口即在伏龙观的上方,修建年代不详。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 公元前251年 )为蜀郡守,任职期间,任职蜀郡太守期间,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修水利, 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 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

位于伏龙观背后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概览图》,为清末绘制。图中这些密密麻麻的河道,灌溉着岷江下游的万亩农田。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江水从这里一分为二,气势磅礴。两边的河道上各建有一座廊桥,供行人往来。

普济桥即今天的“南桥”。1878年,时为灌县的出纳的吴烈堂将岁修结余的两千多两白银全数上交县令路葆德,并使用这笔资金建成了“普济桥” ,取“普济众生”之意。

南桥原名为“普济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有“水上画楼”和“雄居江源之一桥”的美誉。

岷江上的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建筑材料主要是绳索和竹子,因此又被称为“竹桥”或“绳桥”。

古代安澜桥被称为“珠浦桥”。最早的建造时间已不可考,明代末期被毁。1804年,在何先德夫妇倡议下修建竹索桥,桥的两侧修有护栏,桥面以木板铺设,使内、外江两岸的百姓得以平安渡过狂澜,遂更名安澜桥。

二王庙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门外的玉垒山麓, 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庙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系清末民初所建。

认识石碑上的字吗?据说不是字,而是降妖伏魔的道符。

伏龙观的道士,一手握折扇,一手持着根竹杆长烟袋,坐在庭院里怡然自得。

孤零零地耸立在荒野中的小塔,上面写有“骨肉相别”的字样,显然是一座塔式墓碑,应该有些年头了,塔顶上已长出了荒草。

安澜桥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木板下面岷江的绿水,也看得见桥下的砂石。

冬天水少,桥显得更高,要是人在桥上走,眼睛只顾穿过缝隙望下面,就会看得头晕眼花。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人失了脚,也不会落到水里去。索桥并没有桥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他们。架子比栏杆还高,还有一个顶盖,在竖立架子的地方,桥身就像小山坡似的高起来,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斜,然后再向第二个顶盖升上去。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

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的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我走下了索桥,同来的友人刚看过山脚的一块石碑。他告诉我,这索桥又叫做“何公何母桥”,是清朝初年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那个时候人们没法在这么宽的两岸上修一座桥。

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桥造成了,人们来来往往,感到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摇摆的木板上走起来,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脚从桥上摔下去,死了。不满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责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将他逮捕处死。何先生的妻子决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实现丈夫的真正的愿望,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用竹索在桥两旁编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

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安澜桥 顶: 58踩: 16941